凤凰网科技 孙洪 乌镇前方报道
荣耀品牌的出现,更多的是对华为的战略意义。但从2013年诞生到现在,荣耀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它的使命,越来越变得像一个“独立”的品牌而存在。而在这种市场角色的变化过程中,荣耀除了需要面对OV等对手,与华为在个别价位段里也悄然形成了正面竞争关系。
11月8日,荣耀总裁赵明在乌镇互联网大会期间接受采访时很罕见地谈到了与华为之间的竞争,荣耀并不回避与nova之间的竞争。不仅如此,赵明还透露了荣耀未来在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目标。赵明透露,荣耀将在未来三年做到中国市场前三名,全球市场前四名。
荣耀近两年的增长毋庸置疑,但“兄弟阋墙”与老大哥竞争,面对实力不容小觑的其他对手,还敢立下如此目标,荣耀真的准备好了吗?这背后究竟是底气还是野望?
事实上,2013年的国内手机市场,小米突如其来的互联网模式直接给众多按部就班过舒服日子的传统手机厂商出了道难题,很多人不能理解互联网模式为什么能这么快起势?饥饿营销怎么就有消费者买账?
带着很多疑问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包括华为、联想、中兴等在内的传统手机厂商都陆续发布了自家的互联网品牌,荣耀、ZUK、努比亚先后带着同一个使命出现。在一轮一轮的手机竞逐中,一些传统厂商掉了队,一些同期的互联网品牌错失了线上机会逐渐没落。在这其中,荣耀走了下来,还拿到了手机排行榜中的一个席位,不可否认它的能力。
不过,荣耀的这种成绩,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这个品牌在5年时间里的打拼换来了成功。毕竟在它爬升的历程中,华为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无论在供应链、底层技术、市场等各个环节,荣耀的增长和顺势都与华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如今,荣耀在互联网品牌当中的地位相对稳固,而此前拓展渠道带来的直观变化就是要直面汹涌的线下市场,不仅要与OPPO、vivo抢夺年轻用户,还要与华为在线下开始“摩擦”。
残酷的争夺一面淘汰了不具备长期面对市场变化的品牌,另一面也给生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较强的品牌提供的机会。荣耀的确把握住了市场给予它的机会,但越来越同质的产品竞争,慢慢进入饱和状态的消费市场,以及对新技术带来的新趋势的判断风险,都有可能成为荣耀继续增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不确定因素,也难免给赵明立下的目标带来其他变数。
以下为部分采访实录(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略经删改):
问题:在1000元到3000元这个价位段,荣耀会不会跟华为有一定的竞争关系?
赵明:现在两个品牌各自都走出各自的特点和风格,不过我们内部团队也不是没有顾虑。nova打的价位段正好跟荣耀的价位段是相当的,但全球市场是14亿台到15亿台,nova和很多产品在这个价位段也就是卖2000-3000万台,这样的量在整个市场当中也是相对比较小的,虽然是双品牌,都有各自的用户。
而且,荣耀和华为的渠道也不一样。华为的店里基本上都不卖荣耀,但最近有消费者到华为的旗舰店问有没有Magic2,尤其是在促销员层面。在线下渠道上,荣耀今年差不多一半一半了,可能会考虑OPPO和vivo两家公司的渠道,我们跟华为也是各自有各自的渠道,商业模式都不太一样。
所以两者还是互相有一定的小竞争,不过这也很正常,两个品牌是一家人,但在消费者和用户层面,甚至在我们内部的基层,都还是有各种各样的情况。首先我是华为公司的员工,其次也是荣耀的总裁,毕竟华为公司内部是双品牌。
问题:荣耀这几年有什么目标?这个目标过程中,您认为我们接下来最大的对手会是谁?
赵明:我们要成为全球TOP3、TOP4的品牌,在中国三年以内要成为TOP3的品牌。如果从品牌的角度来讲,我们要成为全球年轻人最喜爱的科技品牌。
在这个过程中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可以去学习别人,但成天跟着别人走,会觉得特别痛苦,最后发现所有的行为都是跟着对手做的,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是不行的。现在的科技创新和现在对于未来的理解,很多时候是要走入无人区。
问题:怎么看待手机市场售价越来越高这个趋势?荣耀是否会把产品重心向高端转移?
赵明:大家会发现对于产品来讲,核心的地方是首先产品自身要有特点,今年中国市场上最大的是哪个价位段,是1000块钱的,那是不是越便宜越好卖?用户每天拿它看五六个小时,比看对象看的还仔细,用户一定希望它不断的,而且当体验很差的时候,用户就会找一个好的。
但贵不意味着放弃性价比,另外一句话是说,没有一个人不是性价比,没有人是真正的不在乎价格,只是大家对于性价比各自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而已。
至于荣耀,还会是一个覆盖全档位和全系列的品牌。我认为今天对于Magic来讲,这个档位和系列足够我们做出好产品。但要想做出很多科技想象力的产品,在3000块钱以下做出来几乎不可能,实事求是的讲,既想要充满了科技理想主义的产品,又想做到互联网的价位1999,那我估计这种公司没有办法生存。
问题:当时荣耀刚出来的时候,有人觉得只是试水一两年之后可能就没了,现在越做越大,是什么原因?
赵明:其实还是荣耀本身没有跟着行业的风口去走,也要看到华为公司出来的互联网手机,我们的核心优势是什么,这个行业竞争的本质是什么,当时这些公司成功的要素是什么,它们未来的风险是什么。把这些问题都回答了之后,我们就按照我们的策略坚定做,最后发现其实最重要的是对行业判断。
现在都讲品质、讲创新,因为它们现在还没有看到服务的重要性,下一步还要把服务跟上。
问题:四到六线城市跟海外的市场应该是增长点,那么今年到目前为止在四六线城市这一块增长大概是多少?
赵明:原来我们基数很小,也根本没有力量覆盖,现在我们做了一些增长率来讲就是无数倍,这个增长率没有太大的意义。今年整体四至六线的整体占比接近10%-15%。
在中国市场,今年我们其实是各条线都在加强,比如Magic还是会以一二三线城市为主,我们本身还有很多中端和低端的入门机,可能在四六线城市更好。